中国姓名学十大权威专家谢咏说:不肯借钱的朋友还有必要来往吗
本文由中国姓名学十大权威专家谢咏老师推荐阅读,旨在分享世间美好,通过分享,我们能了解更多社会事情和生活真相,从而获得更多信息和启示,谢咏老师一生致力于周易起名研究,擅长于易经风水布局,起名改名以及人生命运剖析,有困惑的朋友可以找谢老师来帮助排忧解难~
——文章部分素材或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~
——言论,《读者》2023年第12期:不肯借钱的朋友还有必要来往吗
在《读者》上看到一句话:
“失去朋友的三大方式——借钱给朋友,给朋友打工,和朋友一起创业。”
读后莞尔,后两项没经验,第一项感触很深。
其实无论是借钱给别人,还是跟别人借钱,最后的结果往往很难让人“如意”,而“崩溃”便是借钱结局的常态。
之前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:
“最近家里想买房子,急需一笔钱,向好朋友开口后被立刻回绝了,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必要再继续来往?”
是啊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有太多都是因为借钱而走到尽头的。
这就导致有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误区:是不是朋友,管对方借一次钱就知道了。
但是,事实真是如此吗?
或许不是每段关系,都适合用谈钱来盖棺定论。
朋友圈里的人,不全是朋友
我相信一定有很多朋友有过这种经历:
平时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的亲朋好友,在你遇到困难时,都会“谈钱色变”,恨不得躲你躲得远远的,愿意伸手帮你一把的人寥寥无几。
甚至有些你以前帮助过的人,在你落难的时候,都会变成透明人或者换一副面孔。
还记得两年前的一天,我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,说是父亲的老同学打电话来借钱,要帮自己的儿子开个小店。
我那时候才刚刚工作不到半年,没什么积蓄,但是碍于情面还是要了账号给转过去1万块钱。
可是让我们全家都没想到的是,一年后,我们家出了点事,急需一笔钱应急,父亲的老同学开始是推脱,后来干脆连电话都不接了。
在这之前,我其实也不认为自己帮了别人,别人就一定要帮我。
但真的遇到这种事,对方那种冷漠的态度,着实是一把刺伤人心的利器。
作家莫言说过一段犀利又现实的话:
“不要过于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位置,不要以为你对别人好,别人就一定会对你好。”
原先是不明白的,但经历了这一遭之后,我真的是深有体会。
就像《红楼梦》里,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贾芸。
为了买一些昂贵的香料去讨好王熙凤谋得一份差事,穷困潦倒的他只能硬着头皮、抛下面子去舅舅家借钱。
没想到舅舅这边不仅不借,还嘲讽挖苦了他一顿;舅妈那边怕贾芸留在家里吃饭,更是直接开始哭诉家里揭不开锅,让女儿去邻居家借。
最终,贾芸只能灰头土脸地赶紧逃走。
年少时读过一句话:
“穷困时不敢随便联系人,因为一不小心就没朋友了。”
《增广贤文》中有句话,说的也是这个意思:“无钱休入众,遭难莫寻亲。”
人这一生最怕的,就是高估了关系,低估了人性,过高估计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分量。
认清人性的复杂性和现实的利益关系,不要对人和事抱有过多期待。
真心待你的人,也有自己的难
老徐最近很烦恼,因为朋友开口和他借钱,而老徐自己也是真的有难处。
儿子新买了房子,贷款他得帮着还,老母亲住的养老院也到了交钱的日子,一时间真是没法借钱给朋友,但他不知道怎么向朋友开口。
于是,他请教了一个同事。
同事说:“你就直说自己也有难处,不就成了吗?多大点儿事儿。”
老徐听了建议,就对借钱的朋友说:“我现在真的有难处,没办法借钱给你,希望你能谅解。”
朋友说:“没事,没事。”
没过多久,老徐就听到了谣言,说他为人吝啬,而那位借钱未果的朋友也与他逐渐疏远了。
老徐觉得委屈,自己确实是因为有困难才没有借的,这难道有错吗?
成年人的世界,各有各的难。
你以为你在渡劫,需要别人帮助,但有可能别人的情况还不如你呢。
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别人帮不了你,不要记恨在心;别人帮了你,一定要心存感激。
再说回一年前我家最困难的时候,那些以往跟我爸妈联系频繁的亲戚都与我家逐渐疏远。
就连买菜的路上偶尔碰到,他们都会放慢脚步或者绕道,避免迎头遇上。
最终是妈妈的一个同事帮了忙。
她们两人年纪相仿,当年共事的时候关系很近。退休多年,联系倒是不那么频繁了,偶尔节日里或者对方生日的时候打个电话或者发个信息问候一下。
这个阿姨也是偶然听说我家的事情,便主动给我妈打了个电话,问了一下情况。电话挂断之后,她马上转了一笔钱过来,其间还找关系、托人帮了我们不少忙。
当我家的事情全部处理好后,妈妈想登门感谢一下人家。
没承想,那个阿姨那时候已经在医院住了小半年了。彼时她自己的开销也不少,但还是选择拿出一部分钱帮助我们。
这不禁让我想起亦舒的小说《流金岁月》里的一句话:
“存心帮人,原是不待人开口的。”
那些关系亲近,但确实有困难无法帮忙的人,我们要理解;而那些即使自己身在低谷,也愿意帮你的人,我们得加倍珍惜、加倍感恩。
这世间,锦上添花固然是好,但雪中送炭更显珍贵。
是人皆有私心,翻脸不如淡然
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。
早些年,某位当红男演员因为舆论风波事业陷入低谷。
那段时间很少有人找他演戏,他急需一部优秀的作品来扭转局面。
正好此时有部大戏开始筹拍,后来这部戏也确实万人空巷。
这位男演员很想演某个角色,但争取角色需要跑关系、拉人脉,他当时财务状况紧张,不得不向周围的朋友借钱。
一个演员朋友听说后,打电话问明情况,便借了300万给对方。
这位男演员也因此渡过难关,顺利拿到男主角,并因精湛的演技,再次爆红。
后来,这位朋友突遭变故,陷入财政危机,于是向此时已被称为“戏骨”的男演员借钱,以解燃眉之急,对方却没有借给他。
当时关于此事,网上争议声不断,有不少人说“戏骨”忘恩负义。
但这位友人却没有埋怨对方,甚至公开表示,他相信兄弟不是不帮,肯定是真帮不了。
并详细说明,那位男演员一直以来走的都不是流量路线,并不富裕,虽然没借钱,但是有介绍资源和人脉。
我很欣赏这位友人在这件事上的反应。
是啊,我们都早过了那个不帮忙就翻脸、不借钱就绝交的年纪了。
借与不借,其实都是别人的自由。
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人欠你的,也没有所谓的理所应当。
别人帮你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,千万不要把别人的情分当成本分。
人家对你好,不是他应该做的,而是他愿意做的。
人这辈子得学会感恩,尤其是:穷时,借钱给你的人;难时,背后挺你的人;苦时,同舟共济的人;病时,端茶倒水的人。
我很喜欢梁实秋在《谈友谊》里写过的一句话:
“君子之交淡如水,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,才能持久。”
其实无论是借钱还是被借钱都是一种负担,所以,我们需要理解的是:
借钱与你,一定是珍视这份情谊;不借与你,或许是因为对方也有难处。
往后余生,希望你我都可以对一切淡然一笑,让往事都随风,只留下理解和感恩。
作者:浅墨岁余,愿所遇皆热爱,以欢喜之心,慢度不可知会的际遇。